帮客俱乐部的网站上线了:www.bangke.cc。
帮客互联网俱乐部
聚集在路上的创业者、业界精英、未来的英雄……
在这里,我们:平等交流、积极分享、彼此信赖、相互帮助;
在这里,我们:通过线下活动,线上沟通,在相互了解基础上建立紧密关系;
在这里,我们:交锋思想、积累资源、孵化未来!
用Ucenter搭建的。
tanchenhui.blog.techweb.com.cn
帮客俱乐部的网站上线了:www.bangke.cc。
聚集在路上的创业者、业界精英、未来的英雄……
在这里,我们:平等交流、积极分享、彼此信赖、相互帮助;
在这里,我们:通过线下活动,线上沟通,在相互了解基础上建立紧密关系;
在这里,我们:交锋思想、积累资源、孵化未来!
用Ucenter搭建的。
帮客22期谈篱笆网。
刘继汉同学分享了他对篱笆网研究心得的PPT,篱笆网北京区的负责人也来了,跟大家交流。本想写点,发现几个帮客总结的很好,贴过来分享给大家: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李林子的版本:
4月18日,帮客聚会,篱笆网成功经验分享。大受启发。内容就不赘述了,主要讲体会,总结一下篱笆网的成功之道。
1、 偏执的价值观
篱笆网有着近乎偏执的价值观,在现在的商业社会,这种价值观的价值是很强大的。
篱笆网的创始人是一个医生,由于一次糟糕的装修经历而创办了篱笆网,这是一个为他自己和与他同样的人设计的网站。从诞生的第一天起,这个网站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——帮助这些需要装修的用户。这些用户的利益,高于一切。
但是很可贵的是,篱笆网近乎偏执的执行了这一价值观!
商家发软文,删!员工灌水,罚!商家掏钱作软文广告,禁止!商家服务不好,先行赔付!用户无理取闹,照赔不误!
不仅如此,为了切实保障用户利益至上,公司不仅在制度上保证,在架构上竟然也采取三权分立的方式来保证用户的利益。篱笆网的主要架构是:代表用户利益的社区部+代表商家利益的采购部+代表企业利益的销售部,互相制衡,而社区部是绝对的老大。
采购部应商家要求想在论坛进行宣传,社区部可以不通过。销售部想多销售利润高的产品,要社区部多多宣传,社区部也可以拒绝。
而更重要的是,这种偏执的价值观,能够拒绝利益的诱惑。我们可以想象,在网站刚起步的时候,肯定十分困难。有人说,挂个google广告吧?不挂!又有人说,灌点水弄点流量吧?不灌!还有人说,商家出钱让我们做软文,做不?不做!
“用户至上”人人都挂在嘴边,但能做到篱笆网这样,确实不多!这种偏执的价值观,是篱笆网的成功之道!
2、 驭商之术
为了实现用户至上的价值观,篱笆网对商家的要求完全可以用“苛刻”两个字来形容。很多人都不理解,篱笆网是怎么做到的?这就是篱笆网的驭商之术。
商者,利之奴也。以利诱之,先予后取!乃驭商不二之术。
我发现很多互联网企业都需要整合资源,尤其是传统企业的资源。但他们的思路基本上是:合作、共赢、免费。具体说来就是,我有个IDEA,我们合作,我免费给你做个啥,你给我个什么权利。以我的经验,这招对于商人来讲,没什么用。
篱笆网整合商家资源做法很简单,就是“一回生,二回熟”。今天给你带来一个团购单子,过了一周又给你带来一个团购单子。商户心里直嘀咕,半个月内这两笔单赶上以前一个多月的销量了。等篱笆第三次去找他的时候,说,你得给我交保证金,还得给用户打折,完了还得给我返点。如果你是那个商家,你会不会干?
很多网站团购干得还不错,就是没有勇气向篱笆那样迈出第三步,而永远停留在团购的阶段。原因是:1、没有偏执的用户至上价值观。2、不懂驭商之术。
3、 驭人之道
我真正佩服篱笆的,是他的驭人之道。注意了么?驭商是“术”,驭人是“道”。因此,篱笆的真正核心就在于“道”。
篱笆网创始人非常注意制度建设,他说:“我希望能够做一个无为的老板。”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啊!——“无为而治”。那怎么才能做到呢?
第一步:先予后取。
史玉柱说,给员工高工资可以使你在与员工的关系中获得主动地位。具体到篱笆网是怎么做的呢?收入的20%全部拿出来分给员工。这是个什么概念呢?北京篱笆开张20天,收入92万,员工18人,92×20%=18万,平均每人1万。这其中还包括很多基层的电话销售,他们在其他公司也就拿1500-2000元/月。而且,公司五年来始终盈利,但股东却没有过一次分红。敢问一般的创业者,你有这个魄力,做得出来这种事么?
第二步:赏罚分明
篱笆网有完善的薪酬体制,每日都要报业绩,小组间有竞赛,各小组内部也有竞赛,结果表现占70%,过程表现占30%。一句话,做到最好,有赏!
同时,用户投诉不及时处理,每24小时罚款300,累计无上限。违反规定还可能开除。这就是罚。
第三步:内部培训
篱笆的团队非常刻苦,每日工作到10点,自愿加班,并且感到生活充实而自豪。加班做什么?培训!研究业务!什么叫学习型团队?什么叫执行力?篱笆的团队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?看看上面两步你就明白了。
第四步:制度和文化建设
篱笆网的制度建设做得很好,我很希望能够有机会一睹篱笆的制度文档。但仅仅是听他们说起,心中就佩服得不得了。而文化建设确实也没得说。因此,篱笆的老板可以骄傲的说:“我喜欢无为而治”。
4、 广积粮、缓称王
篱笆选了一个很好的领域,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模式,也实现了很好的业绩。但是,他始终很低调。毕竟,篱笆网的模式是有弱点的。
篱笆网一年的付费用户不到三万,比起每年装修的庞大人群,这个比例还十分微不足道。同时,每年都有新人跨入装修的行列,他们大多数都没有听说过篱笆网。要是碰上一个砖头网、水泥网,也就会成为他们的用户。这点篱笆和携程不同,携程的服务经常要用,用户会形成习惯,逐渐形成规模。而篱笆的情况是,不装修,你就永远不会知道篱笆,不管篱笆做了多少年,新人如果先接触到其他的网站,是很有可能被他们打动的。
篱笆网的弱点,就在于竞争。篱笆的团队虽然强,但其模式不难复制。一旦遇到水平相当的对手激烈竞争,就会出现卓越和当当的尴尬境地。篱笆现在飞单就已经很严重了,如果有对手竞争,飞单率必然提高。这种竞争简直就是短兵相接,很可能惨不忍睹。
而韬光养晦的篱笆做得很好,4年来还没出现强大竞争对手,前景喜人。这种低调,很像商人,不像互联网人。
向篱笆网学习什么?
我们可以研究篱笆网的模式,但恐怕研究再透彻也无法指导我们自己的事业,除非你就是想要copy篱笆。篱笆的强大在于他的价值观和方法论,这些既是篱笆模式的来源,又超越了模式本身。
在我的创业路上,我会记得要坚持我的价值观,不为蝇头小利而轻易动摇,也不因生活艰难而委曲求全。正如马云所说:不要忘记你最初创业时的梦想!
在我的创业路上,我会认真学习驭商之术与驭人之道。对合作伙伴要先予后取,建立信任,诚信经商。对创业团队要舍得、要分享、要画饼、更要大饼!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马茂版:
当缺乏信息的时候,信息的生产变得至关重要;当信息爆炸之后,找到信息变得重要;当通过所谓的搜刮、聚合,让找到信息很容易的时候,什么变得重要?
有很多人在讨论发现(偶遇的惊喜,突破显意识的获得,超越搜索)、碎片的组装(形成完整人格,不再神经分裂,不过我个人认为目前最为关键的是可信赖的问题:在找到貌似有用的信息的时候,如何解决用户决策的问题?
就可信赖而言,简单的本地搜索是没啥多大价值的,因为有很多可以找到信息的手段。一个哥们说某个项目,其运作的瓶颈也是如何构建机制解决可信赖的问题,如果单纯的解决找到的问题,价值不大,如果解决了可信赖的问题,那就价值大了。
就解决这个问题的机制来说,一个叫社会化评议,如淘宝、如大众点评的方式;还有一个方式是人工审核的方式,但成本较高,使得其应用范围有限;再有个方式叫熟人推荐,这与现实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方式是一致的。
在传统的本地信息服务之中,因为其承载的用户生活面太窄,所以在其上难以发展出有效的用户关系,也就难以通过用户关系链条去对信息进行很好的过滤,这必然带来很多分类信息网站上的信息质量不高,黄色信息泛滥的问题。
做本地信息服务,在聚合信息之后,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:1、通过什么样子的信息沟通渠道让信息与人更为有效的对接上,相对简单的对接来说,问题不会太大,但创造合适的途径却是困难得很;2、信息的可信赖性。目前,我只看到社交网络做延伸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。
我们经常需要从历史从寻求智慧,因为现世太短,我们经常会陷于细节之中。对于互联网,依旧如此。
《光阴似箭》,你可以称之为演化经济学的范畴,也可以看做一本近代技术驱动下社会发展的历史书。太阳之下无新事,虽然技术在不断的演化,我们依旧可以从过去看到很多依稀熟悉的身影。面对细化而短暂的现世,拉长来看,跳出来看,让我们把握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整体脉络。
1、 不要老用计量经济学的眼光去看待事情,从哲学方法来说,我们对于局部的细化已经过分的重视,西方也有中国的“天人合一”,思想来源于生态、复杂系统等等,对于我现在还不能理解的中国的“玄学”,和深受毒害的“西式脑袋”,很好,我喜欢从这个角度理解整体,而不是那不可言传的“禅”;
2、 长波,很长,不是我们只争朝夕的三五年,往往是一辈子,已经出现的有好几个长波,起起伏伏,在书里称之为康德拉季耶夫长波;
3、 长波的更替是整个人类系统巨大波动的根本原因,人类本身的贪欲抑或过分的乐观,带来长波本身的波动,而人老了,脑筋通常也老了的历史宿命,让老的必然老去,这样年轻人才有机会嘛;
4、 有趣的是,科学技术同企业组织管理方式是如此的紧密联结在一起,这是我原来孤立的看待两个体系所没有发现或没有很好理解的,几乎在每次长波中,都会发生管理思想和组织方式的变革,目前这个信息革命带来的管理上的革命,即使在我们这些互联网企业中,都还差劲得很;
5、 SB才只把现在这个管理上的革命理解为免费的零食、咖啡、食堂,定期的腐败,在办公室溜旱冰、骑自行车;也只有SB才不把现在这个管理上的革命理解为此;
6、 科学技术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,在光阴似箭的历史感中,我们必须加之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的整体考虑;
7、 看看中国现在的富豪排行榜和美国的富豪排行榜,你是难以相信中国正处在信息革命这个第五次长波里,还好,我们还是有几个互联网富翁,我们确实是发展中国家,我们其实同时处在几个长波的综合里;
8、 面对互联网这个所谓的p2p的理想民主结构,你不要理想主义的将其放大,你要知道,即使在互联网这个结构中,也是有中心节点的,不然你老骂老美那几个根服务器干啥?将过于理想化的结构放大,那是秀才造反,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开放,在移动互联网上,在逐步被看做媒体工具的视频网站上,在那些想做开放平台的大佬的心里;
9、 不要哀叹80’s、90’s的“堕落”,其实你丫小时候看金庸、看露天坝坝电影你就高尚了啊?火星语是一种新技术推动的文化现象,在网上泡妞与被泡亦是如此,看吧,90’s、00’s将来还会在3D环境下装b,你看不惯只能说明你老了;
10、 不要想在这本书里面找到信息革命这个第五长波的总结,这个还远未完成,你需要具有历史感的智慧,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这个大复杂系统的理解,对于干出未来的勇气和信心;
信息革命这玩意还是可以解析的,我想写个《互联网进化论》,我不知道啥时候能完成。